2025年5月15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在游仙校区博艺楼212会议室召开5月党委会。会议由党委书记何仕元主持,党委副书记李瑶及全体党委委员共5人参会。会议聚焦本月主题党建活动策划,审议并通过《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带领党员教师赴绵阳市安州区油茶农场开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主题实践活动方案》,对深化党建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战略作出重要部署。此次活动旨在深化党员教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拓展“大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

何仕元书记在部署工作时强调,乡村振兴是关乎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国之大者”,高校党建工作必须勇担时代使命。本次实践活动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共筑思政实践新篇”为根本遵循,着力构建理论深化、实践体验、育人创新的三维一体实践体系。通过组织全院党员教师深入油茶产业链开展全流程体验,将田野调查转化为理论阐释的源头活水,把农场创业史诗升华为铸魂育人的鲜活教材。何书记强调,全体党员同志要在躬耕实践中深刻把握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实现政治性、学术性、实践性的有机统一,为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思政人才奠定战略基石。
针对实践活动实施路径,会议确立了“党委统筹全局、支部具体落实、党员深度参与”的三级联动责任体系。党委层面强化顶层设计,制定标准化实施方案;三个教工党支部承担具体组织职能,细化活动执行流程;全体党员作为实践主体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场景,在基层实践中锤炼党性修养。在安全保障方面,会议明确建立全流程风险防控机制,配备专业化交通保障体系,实行规范化着装管理,确保活动各环节安全有序。李瑶副书记着重强调,必须将安全管理作为政治责任贯穿始终,通过建立系统化应急预案和责任传导机制,为实践活动筑牢安全防线。
针对成果转化机制建设,党委会作出重要指示:各支部须在活动结束后提交专题报告、影像纪实及案例分析,系统构建“乡村振兴实践资源库”;将农场创业历程、产业创新模式提炼为思政教学典型案例;推动形成“党建实践引领课程建设、课程建设反哺社会服务”的长效机制。党委委员纷纷表示:“本次活动是构建‘大思政课’格局的关键支点,必须实现从实践效能到育人成效的深度转化。”

会议最后号召全体党委委员强化政治担当,以高度的使命感推进方案落地。各教工党支部书记须严格遵循党委部署,将活动组织作为检验战斗力的实践考场,为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贡献高校党建智慧。
供稿人:郭丽
审核人:李瑶 何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