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在游仙校区206会议室召开了党委会。此次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何仕元同志主持,学院党委全体成员参加会议。此次会议旨在深入总结2024年党建工作要点,查找存在的问题,研究部署2025年的工作安排,进一步推动学院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学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力求在新的年度里取得更加显著的成绩。

首先,党委书记何仕元同志在会上作了2024年党建工作总结报告。他指出,过去一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在学校党政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紧密围绕党的政治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在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院通过“三会一课”以及在线学习平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确保教师及时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同时,组织教师前往延安、遵义等革命圣地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提升党员教师的党性修养。学院还成立了宣讲团,深入绵阳市、安州区等地宣传党的政策和精神,积极推动党的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基层党建方面,学院顺利成立了党委,并着力强化党支部建设,有效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在总结2024年工作成效时,党委副书记李瑶同志也客观地指出,当前学院党建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问题包括以下三点:一是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参与度没有达到100%,这反映出少数党员缺少对党建工作的关注度和投入度,党建活动的纪律性、严肃性需要加强,需提升全体党员的党性修养。二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亟需进一步加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23年版)》的要求,教师配备比例应为1:350。按目前在校学生人数计算,学院应配备68名专职思政教师,但目前仍存在师资缺口。三是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整体创新性不足,未能形成多样化、富有吸引力的载体。党建工作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实际工作结合还不够紧密,缺乏实效性,如何将党建工作与学院的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会议进一步明确了2025年党建工作的目标和措施。首先,学院将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23年版)》及即将发布的《2025-2027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规划纲要》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师资配置达到1:350的比例,新增专职思政教师68名,并加强与团委的合作,推动思政实践课程的打造。其次,学院将依托红基中心,推进名师工作室建设,推动“双创”党建项目和“双带头人”教师书记工作室的培育与建设,借助申报名师工作室的机会,推动红基中心作为名师工作室的依托,分阶段建设绵阳红色基因教育传承中心。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将继续探索和实践具有学院特色的党建活动,落实“1234”党建工作法,确保党建工作有形有效,推动学院党建与教学科研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此次会议为2025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进一步强化了党建与教学科研的深度融合,确保学院在新的一年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供稿人:郭丽
2025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