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二届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决赛在游仙校区守正书院报告厅成功举行。本次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化“大思政课”建设、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青年语境讲授理论学习成果的方式,激发青年学子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与认同,推动思政课教学内容“入脑入心入行”。

决赛现场特邀教学服务中心监评中心主任李鹏、学工服务中心学生处处长周晓庆、校团委副书记张弥、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何仕元、副院长李瑶担任评委。比赛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的老师们做了充分的赛前指导和筹备组织工作,经过积极宣传和动员,学校2023级3500多名学生以团队方式录制讲课视频提交了800余件参赛作品,经初赛、复赛层层选拔,最终10支团队进入决赛现场比拼。

决赛现场,选手们精神饱满,以青年视角观察新时代伟大变革的生动实践,用青年语境把思政课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充分展现了绵城学子的风采。选手们有的结合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讲述青年返乡创业的时代故事;有的聚焦文化自信,通过非遗传承的案例展现中华文明的蓬勃生机;有的则立足航天精神,以航天伟业中的奋斗故事激发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他们以生动的语言、精美的课件和深情的讲授,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赢得了现场师生的阵阵掌声。

赛后点评环节,李鹏主任充分肯定了活动成果,并高度评价了十位参赛学生的出色表现,称赞他们理论功底扎实、表达富有感染力,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他勉励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坚持知行合一,将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肩负起青年一代的时代担当。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激烈角逐和综合评比,现场评选出一等奖团队两个,二等奖团队三个,三等奖团队五个,优秀指导教师三名,并举行了颁奖仪式。

活动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何仕元教授作总结讲话。他首先代表学院向精心备赛的学生团队和悉心指导的教师们表示衷心感谢,并向获奖师生表示热烈祝贺。何院长指出,本届“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比赛紧扣“感悟思想伟力,筑牢信仰之基”的主题,通过学生视角的精彩讲述,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带着热气”走进青年心灵。他勉励师生们要持续深耕思政教育这片沃土,教师要当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同学们要争做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和积极传播者,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永葆初心、勇担使命,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本次比赛的成功举办,生动展现了我校学子将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丰硕成果。同学们立足国情、省情和市情,深入四川发展建设一线、走访西北乡村振兴示范地区等,真正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在火热实践中感悟思想伟力。选手们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把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融入具体实践,用青年视角讲述四川发展故事、绵阳创新实践,充分彰显了新时代青年扎根中国大地、深植家国情怀的使命担当。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打造这一实践育人平台,引导更多学生在知行合一中夯实信仰之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供稿人:梁美玲
审稿人:刘小渝 彭雅丽